红色校史

东师根溯延安纪事(一)

编辑 :ns | 作者 :孙震 | 信息来源 : 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党委宣传部 | 日期 : 2021-03-23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主体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9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70余载荣光岁月,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东师的初创时期,追寻那根溯延安的红色记忆,感悟东师先辈们矢志不渝、精忠报国的大爱情怀,领略其担当奉献、砥砺奋进的精神风采,铭记其救亡图存、教育兴邦的历史贡献,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传统,书写华章。

革命圣地延安

东师根溯延安纪事(一)

原延安鲁艺文学系主任、东北文艺工作团团长、东北局宣传部舒群等奉命始建东北大学,辗转迁校佳木斯

抗日战争胜利后,满目疮痍的东北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蒋介石却勾结美帝国主义,企图先行抢占东北,夺取胜利果实。在这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为使文化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伟大的解放战争,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延安大学根据中央的部署,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分头奔赴各地根据地和新解放区。1945年8月24日,延安文化界百余人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举行欢送会——欢送即将开赴前线的华北文艺工作团和东北文艺工作团,他们均是以延安大学鲁艺师生为主体组成。在欢送会上,边区文协副主任丁玲致开幕词。周恩来、彭真、林伯渠都分别讲话。勉励师生们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再接再厉,不怕牺牲,争取早日完成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

修缮后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会议室旧址

1945年9月2日,由延安鲁艺舒群、田方、沙蒙同志为正副团长的东北文艺工作团,全团共50多人,从鲁艺所在地桥儿沟出发直奔东北新解放区。11月2日,他们历经两个月的艰难跋涉抵达沈阳,后改编为东北文工一团,由沙蒙、王大化任正副团长,舒群调任东北局宣传部工作。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部长何凯丰的指示,原东北文艺工作团团长、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副主任舒群筹建东北公学,并奉命聘请东北文艺工作团成员张松如(公木)及时任沈阳市市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著名病理学家白希清教授参加筹备工作。

1946年1月10日,东北局决定由白希清任东北公学校长,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公木)任教育长,学校在本溪宣告成立。

1945年8月31日,舒群率延安大学鲁艺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前合影

1945年9月2日,舒群、田方、沙蒙同鲁艺同仁从延安出发前于教堂前合影

1945年9月2日,延安大学鲁艺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出发地

——延安桥儿沟鲁艺旧址

1946年2月20日,张松如教育长亲自起草《东北公学招生广告》刊于《东北日报》。学校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启动招生工作。经考试,预科和研究室录取学生70多名,行政训练班录取200多名。

1945年2月20日,刊于《东北日报》的《东北公学招生广告》

1946年2月下旬,东北局决定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公木)任教育长。校址设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湖东山。至此,一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学,迎着纷飞的战火,在东北大地上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6年东北大学在本溪旧址

东北大学在建校伊始,在本溪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舒群、张松如、张东川、黄耘等率领全体教职员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们一边整修校舍,筹集教学设备,一边分别奔赴各地招生。经考试,预科、研究室和行政训练班共录取学生270余名。在即将开学之际,国民党反动派向本溪、抚顺进犯,学校被迫转移到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撤退时,将行政训练班交给辽宁省政府,预科和研究室学生随校转移。1946年2月下旬,学校在安东市安东联合中学(现丹东一中)宣布开学,在校学生70余名。同时,第一枚东北大学校徽被印制发放,师生共用。

1946年东北大学印制的第一枚校徽

1946年2-3月,东北大学在安东旧址

(原安东联合中学,现丹东一中)

1946年3月15日,学校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一周后,师生们又乘火车前往梅河口和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的著名建筑——“海上大厦”(现为长春市中心医院)。东北大学的迁入为长春市的文教事业增添了新的力量。张学思校长第一次到校看望师生,并发表讲话,勉励师生们共同努力,办好东北大学。

1946年4-5月东北大学在长春(原海上大厦)

1946年4、5月间,《东北日报》开始连续刊登《东北大学招生委员会通告》和《东北大学招生简章》,署名为校长张学思,副校长白希清、舒群。学校依照科学民主的教育原则,以培养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新中国新东北之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实业、医学等专门人才,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致力于国家文化水平之提高为宗旨,开展开始考试招生工作。5月11日,在长春第一期招生发榜,录取学生300余名。

1946年5月6日刊于《东北日报》上的《东北大学招生委员会通告》

1946年5月30日刊于《东北日报》的《东北大学招生简章》

1946年5月22日新生报到。当日深夜,学校接到东北局通知,国民党军队在抢占四平后,正向公主岭进犯,令学校在翌日凌晨前撤出长春再度北进。黑夜里,12辆大车运载物资设备,在张松如等率领下,师生们徒步急行军,于5月23日上午抵达长春北30公里处的米沙子火车站,乘火车继续北撤。当列车行驶到德惠县丁家园车站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马希文等5名学生相继牺牲,10名学生身负重伤。5月24日,全校师生抵达哈尔滨市。5月25日,全校师生在哈尔滨市举行送葬大游行,声讨国民党屠杀青年的暴行,揭露美蒋勾结挑起内战的阴谋,开展反对内战,投身解放战争的宣传工作。

1946年5月28日至6月4日,学校在《东北日报》再次刊登《东北大学招生简章》;部分师生留哈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其余分批继续挺进佳木斯。

1946年6月1日刊于《东北日报》的《东北大学招生广告》

1946年东北大学新生在哈尔滨东大办事处前集合赴佳木斯

1946年5月29日至6月1日,东北大学师生陆续到达“东北的延安”——佳木斯市。原延安鲁艺教师、东北大学教育长张松如亲自主持和指挥了这场历时3个月、行程1500余公里的大撤退,胜利完成了辗转迁校的艰巨任务。全校师生表现出了对党和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坚定信念,以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这座山水环抱的美丽城市,东北大学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1946年东北大学在佳木斯市旧址

1946年东北大学在佳木斯办学时的校舍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曾鹿平.延安大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5-176.

[3] 东北师范大学校史编委会.东北师范大学校史(1946—2006)[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管理处,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延安鲁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