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校史

东师的抗美援朝记忆 ——战勤服务篇

编辑 :ns | 作者 :张艳婷、刘永新、王钰 | 信息来源 : 档案馆 | 日期 : 2021-04-16

党和国家的需要始终是东师的第一选择。70年前,在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令下,东师儿女踊跃参军参战,万众一心,支援前线,谱写了一曲雄壮激昂的爱国战歌。

今天,让我们掀开尘封的历史记忆,回望东师儿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抗美援朝的光荣历程,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刻意蕴,凝心聚力,求实创造,不断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贡献东师力量。

战勤服务篇

东北是抗美援朝后方补给和战勤保障的重要基地。在我校党委和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支会的组织领导下,抗美援朝期间,我校师生不仅踊跃参军参战,而且全力打造后方生命补给线,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东师力量。
  1.制作炒面
  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后,不能生火做饭,敌人发现炊烟马上就狂轰乱炸,一时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炒面成为志愿军充饥并维持体能的最方便食物,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炒面热潮。1950年冬,我校停课一周,全校师生齐上阵,共炒面12万斤。这些凝结着东师儿女深情厚谊的炒面,很快被后勤部队送到了炮火纷飞的朝鲜前线。

我校组织炒面活动的部分档案文件

1950年冬,全校师生齐上阵,热火朝天的烧火炒面场面

2.捐献钱款

全校各单位都订立了爱国公约,掀起了爱国捐献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1年全校共捐款5000多万元(东北币)。有的师生还将自己珍爱的金银首饰等悉数捐献,以支援抗美援朝。

我校抗美援朝档案中的部分捐款捐物记录和总结

3.缝衣做被

我校还组织师生为志愿军做棉衣棉被,为在长春养伤的志愿军缝补衣服,洗被褥,送温暖。图为我校教师为志愿军做棉衣的情景。

4.献血/制担架/运伤员

我校1758名师生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为志愿军献血达142986毫升;组建了由2130人(255副担架)组成的担架队,运送伤员到长春各医院治病养伤。一位老师在校刊发表文章说:“我们的光荣任务是四十付担架,担任由长春火车站运送伤员到医院的任务,我光荣的参加了这项工作,并被指定担任小组长,这使我非常的高兴,为了胜利的完成任务,拟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保证完成”。

1950年校刊第25期发表的“我要做好战勤工作”一文

5.慰问将士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与衷心爱戴,劳军热潮迅速掀起。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师生为志愿军煮肉6万余斤;给志愿军发送慰问信500余封,并经常带着慰问品到医院看望伤员们。他们感动地说,“初到后方休养时,我不够安心,来到后方受到很多市民,大多是师大的同学的慰问,很受感动,我马上安心休养,争取重上前线”。

1953年秋,长春市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我校副校长张德馨被邀请参加以贺龙元帅为团长的我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并任第七分团副团长。他率领东北大区慰问团前往朝鲜定州郡一带开展慰问活动,带去了东师儿女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敬与问候,给将士们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回国后,他还为全校师生做了精彩的“赴朝慰问”报告,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革命干劲。

师生通过板报和校刊等阵地发表诗歌和文章,致敬最可爱的人,鼓舞斗志

硝烟散去,记忆永存;英雄精神,万古流芳。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们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值得东师儿女永远铭记并发扬光大。

向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们致敬!

向为抗美援朝奉献智慧与力量的东师前辈致敬!